第三章 省城-《我真不是实干家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赵江川回忆了下省城卖片市场的位置,叫来一辆摩托车用了一块钱代价,到了五公里外的影音碟片市场。

    八点钟。

    很多店铺都才刚刚开门,赵江川也不着急,一路转悠。

    街上到处都是卖早餐的小摊子,还有不少人拉着架子车,一大早从农村过来找上一个路口,吆喝着自家种的西瓜,蔬菜。

    地面坑坑洼洼,随处可见垃圾,头上趴着像是蜘蛛网一样的电线,密密麻麻。

    四周的高楼也还没有像后来那样形成钢铁丛林,路边的广告牌也是形形色色,没有后来那种规划的整齐统一。

    但不知道为什么,虽然后来的城市遍布摩天大楼,也更加干净,文明,却感觉少了点什么。

    上班的人们,骑着自行车,摩托车,形成了一道道洪流。

    不远处的菜贩子,正在和一个大妈讨价还价,两人为了三毛钱争得不可开交。

    一个熊孩子,大清早拿着鞭炮在放。

    不远处,卖早餐的老板正在招呼客人吃饭。

    赵江川故地重游,望着四周的一切,忽然明白后来的城市看着光鲜靓丽,却为什么总感觉少了什么。

    少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。

    少的是,奋斗和上进的可能。

    虽然现在的城市嘈杂喧嚣,环境很差,人们的生活和后来也无法同日而比,但百花齐放,只要肯做到处都是机会,困境中有着希望,到处充满勃勃的生机。

    很快,市场店铺逐一开门。

    赵江川到了一家临街店铺,老板是一三十多岁的青年,见开门就有顾客来,立刻笑着招呼道:“这都是新到的片子,要不要来几张。”

    门店不大,里里外外堆满了各种碟片。

    最显眼的地方,都是《古惑仔》,《纵横四海》,《赌侠》,《力王》,《黄飞鸿系列》这些,全是近几年最火的电影。

    很明显,都是盗版制品,粗制滥造的纸壳子包装,有的甚至连名字都印错了。

    不过,赵江川需要的就是这种东西。

    无论任何时代,都不是人人都舍得花钱进电影院去看大荧幕的。

    所以自从vcd面世,各大厂商大打价格战,一台机器的价格从三千降到了七百多,这种可以在家看电影,又能k歌的家庭影院,走进了千家万户。

    但片源总是不够,想看新的电影只能东奔西借,甚至因此衍生了出租碟片的行业。

    走到店里,赵江川多看了一会,这边的片源和外面明显不同,都是一张张白花花,水嫩嫩,充满诱惑的女人封面,硕大的地方特别吸引目光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