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而那些世家贵族对于这个趋势,是一点办法都没有。” “朕听你的,在百官面前上演了几次杀鸡儆猴的戏码,如今朝中,世家官员大大折减,对朕来说这是一件好事,只不过也带来了一个问题。” “罢免了这么多官员,来年朝廷的工作岗位空缺,只怕会出现工作运行出岔子的问题。” “所以朕做了个打算,赶在开春进行一次科举考试,将那批国子监的学子先投入到朝廷上,顶替官职。” “你以为如何?” 老李现在做什么重大的决定,几乎是习惯性的询问、参考林景阳的建议。 林景阳微微挑眉,“这么着急?” 转念一想,也该着急起来了。 老李这把大刀使用得越来越熟练,砍了不少世家贵族安插在朝廷中的手足。 如今这些位置空缺出来,朝中已经出现一官身兼多职的情况。 再这样下去,老李手中可真要无人可用了。 就算他不着急,手底下的那帮官员也已经急的团团转了。 事变多了,工资又不加! 谁顶得住啊! 于是,小林同志慢条斯理开口道,“也是该检验一下收获的成果了。” “不过可以采用一套新的考试制度,从全国各地招揽人才,在各地举行考试,就不用让学子们一头扎到都城,花费太多不必要的时间在路上。” 老李好奇道。 “哦?你又有了什么好点子?” 小林同志摸着下巴,组织了一下语言。 把几百年后已经成熟的科举考试制度搬出来。 无非就是将考试分成了几个级别。 之前林景阳似乎也跟老李提过一嘴,不过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。 科举考试经过超时间的发展,在唐朝后期就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度。 分别为院试、乡试、会试、殿试四个等级。 而其中院试又分为县试、府试、院试三个阶段。 院试合格后才能取得秀才资格,可以到升入府、州、县进行学习。 乡试和会试,你也可以理解为中考和高考,每三年一次,分别是秋闱和春闱,分别在省城和都城考试。 最后的殿试是级别最高的考试,也是由老李和众多朝臣一同对录取的贡士出题考试、策问。 这个制度,即便是到了一千五百多年后的二十一世纪,也依旧沿用了不少的制度策略。 第(3/3)页